专访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人形机器人初级应用场景有望两年内落地
发布日期:2024-11-19 点击次数:93
目前,人形机器人赛道持续火热。在大数据、大模型、大算力的加持下,人形机器人越来越接近现实生活,也引来各国和各大科技巨头的重视。在中国,人形机器人不仅被正式列入《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今年印发的行业顶层文件——《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也明确要到2025年初步建立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
今年5月,全国首个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以下简称“国地中心”)落户浦东,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规模化、创新性、高水平发展。10月份, 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也在北京揭牌。
机器人为何要往“人形”发展?人形机器人需要什么样的大模型?多地布局的机器人创新中心将如何引导产业发展?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了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
图: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江磊(缴翼飞/摄)
初级场景应用有望近两年落地
《21世纪》:今年人形机器人概念十分火热,很多地方和企业都在布局这个赛道,原因是什么?很多专业工业机器人已经发展多年,应用场景也趋于成熟,为什么要执着于“人形”?
江磊:目前国家提倡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人形机器人就是重要代表之一。对中国来说,这是一种产业基础再造。目前国内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向高端制造业转换的结构性调整仍在继续,同时劳动力成本上升、专业工人不足的问题也困扰着很多企业。而大力推动机器人产业发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的制造业解决这些问题,也可以进一步稳定住制造业的产业比重,推动产业结构加快向中高端发展。
现在不管是现实生活还是生产过程中,大多数的场景都是以人为主体的。但是在技术上,当前6、7轴自由度的机械臂还无法适应复杂场景,要想实现模拟人的手臂的机械臂,可能二十多个自由度都还不够,所以我们现在又开始研究人形机器人。
放眼国际,机器人产业走在前列的这些国家纷纷把人形机器人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
现在中国已经连续多年蝉联世界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智能化、高端化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在传统工业机械臂尚未实现产业基础再造的情况下,发展人形机器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当然,人形机器人是我们国内的终极目标,但我预判短期内先有创新突破的可能不是人形或者只是具有部分人形,像是无人驾驶、协作臂、外骨骼这些领域,会被具身智能赋能,汽车制造、3C、家电等一些传统行业也在进入人形机器人行业,以期待解决刚才所说的劳动力问题,这也为人形机器人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应用的土壤。
通过我们目前的调研来看,短期内,机器人企业想要只靠人形机器人的业务线是很难存活的。我们最近发布了一个场景的标准,参考L1定义到L4,具身智能也分类为Q1—Q4 。我们认为两年内会有Q1级别的应用。比如说很简单的固定场景,递药或者做咖啡,或者是机器人厨师,这类应用是能短期落地的。
《21世纪》:人形机器人产业融合软硬件技术,涉及诸多高精尖关键技术。目前我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对于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制造的掌握程度如何?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所处的地位如何?
江磊:像电机、减速器、传感器等环节,中国还是处在世界一流的,硬件被“卡脖子”的几率比较小。我认为 “卡脖子”的情况可能大多数还是来自于前端,比如机器人的专用芯片,这更依赖于芯片行业本身。
当然,现在我们也会被一些新的,没有认知到的东西“卡脖子”,比如马斯克做的人形机器人,有一款直线型的电关节驱动器,像这种新设计的核心零部件,国内缺少这种研发性的技术创新点。
这也给我们带来思考,尤其对创新群体来说,既然做人形机器人就研究人体,然后通过提出一些新的观点来引导核心零部件的产出,才能确保我们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要敢于提出一个新的概念,引导一个新的生态,目前已经有很多国内的科研团队在做了,人形机器人还有很多技术创新空间,相信这对于中国只是时间问题。
大模型技术路径“三国争霸”
《21世纪》:人工智能技术在人形机器人产业中至关重要。目前多数大模型仍集中在语言类大模型,而机器人大脑需要视觉、三维空间等多种信息处理,未来在这方面会如何加快科研攻关?
江磊:机器人领域的大模型主要包括空间计算、视觉大模型和具身大模型这三条路径,但是这三条路径还没有找到一个汇聚的交点。
像语言大模型已经有了相对成熟的网络结构,大家更多想的是如何优化网络结构,但其他方面的大模型还是不够成熟。我觉得目前是在“三国争霸”的阶段,但不久后应该就会出现一个具备主导地位和强大计算力的智能大模型,可能是今年年底,最晚是在明年中期。
之前的情况是,可能机械臂已经有了一个可以运作的系统,下肢也有相应的控制模型,TokenPocket官网但是一旦连起来可能就有问题。即使马斯克那场展示,也可以明显感受到,机器人上肢在动的时候下肢是静止的,下肢走起来的时候上肢不做精细动作,现在很多研究团队已经在努力尝试让机器人移动起来同时还能双手动,这将是一个重要进展。
其实,人形机器人的概念已经说了四十多年了,科幻电影里随处可见,但实现一直是困难的。现在有了大模型,人类可能多了一个工具,能够控制住几十个自由度复杂的机电系统。在我们积累到足够大量的数据以后,大模型会将我们想象中的人形机器人成为现实。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人形机器人的概念在近两年爆火,因为大家看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带来的可能性。
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当前不只是技术突破、科研创新的问题,还是工作量和数据量的问题。积累蓄势到了时候,这个行业一定能爆发。现在也能看到,大家都开始在具身智能大模型网络结构还没固定的时候,提前为模型储备数据了。
《21世纪》:之前由于成本高、销售价格高的问题,影响了下游企业对人形机器人的采购意愿,但今年也出现了一些低价人形机器人,这是否会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应用?
江磊:“为了机器赶紧大规模应用,刻意定一个特别低的价格”,这可能是对整个行业的一个误解。过去这么多年,尤其四足领域,整个行业能生存还是因为技术足够成熟。
现在一些企业的低价策略,更多是用来吸引到足够多的科研团队来加入到人形机器人行业。开发者们能够汇聚起来,在软件和硬件上做出更多的创新。类似于当年苹果先提供一个iPhone系统的第一代,然后大家在系统上去开发,迅速地使得应用生态成熟起来。
当下需要尽快做一款比较容易调试、相对成本更低、缩小版的机器人,投放给教育、科研领域的高端开发者,
当然从商业竞争的角度来看,有的时候还是要有序,因为一旦低价,可能会给整个市场带来过度焦虑的情绪。所以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是要有所引导,比如大家成立一个足够有影响力的行业联盟。其实最希望的是人形机器人行业能形成一个开源的生态市场,蓬勃地走市场化方向去发展。这种生态的构建,也是当前我们国家最需要的。
创新中心要做产业园丁
《21世纪》:今年以来,不少地方都成立了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中心,其功能定位是什么?
江磊:创新中心一直是希望成为人形机器人生态树的园丁,我们是给生态树浇水的,而不是一家竞争者,是树枝的又一个分支。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更多地是观察科创型中小创新企业当前的困境。鉴于人形机器人目前的火热,除了头部企业,还有大量的创新型制造企业像要涌入,这个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障碍,创新中心的打造就是希望能成为一个承接上下游的桥梁,把资源互通,成为一个纽带,做好园丁的工作。创新企业感觉动力不够了,我们去浇水,头部的企业面临困难,我们也要去收集他的需求。比如头部企业机器人做得好,但缺场景,我们就会调研更多的应用场景,主动推给这些头部企业,让他们抓紧去做示范应用的落地,对中部的企业而言则需要更多的设计参考。很多创造企业需要有标准引导,我们就多给他赋能。
这几个角度是创新中心区别于普通机器人公司的一个独特定位。
《21世纪》:现在都提倡因地制宜的布局新质生产力,各地不同的创新中心,有没有一些功能上的区分?
江磊:当前的工作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开源的生态,我们在做的机器人操作系统是完全开源的。第二个是产品训练场,最近在组建100台人形机器人的实物训练场,让人形机器人与真实的物理世界做好连接。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4项使命任务来推动技术创新。一是做中试平台;二是做检测评定;三是做智库,培养更多的人能够参与进来;四是组建一支基金,我们正在联合上海市组建一个百亿基金,帮助更多的初创企业能够进入到赛道。
至于功能上的区分,未来一定是有的。目前我们已经跟北京、深圳、浙江、山东、四川等地都进行了连接。未来更希望通过北京、上海两个国家级平台的合作,把所有创新中心都连在一起,最好每个创新中心连接着当地的生态。通过创新中心能够汇聚成一个全国性的抱团取暖的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