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鹏:“战”是战争的形态和手段,“争”是目的和结果
发布日期:2024-10-26 点击次数:67
“战”字的右边部首“戈”,其象形本义就是一种兵器,即平头戟,是一种以勾、挂、扎、挑、啄为主要使用技法的格斗兵器。当然,在实际使用中,戈也可以刺、砍、削,杀伤力极大。这种兵器的产生与石器时代的石镰、骨镰或陶镰有直接关系。戈有三方面的优势,一是柄长,可拉开距离击杀;二是造型独特,它的刃在下边,可横击也可以勾杀;三是可灵活使用,戈分长、中、短三种,长戈用于车战,短戈用于步兵。
与戈相近的字,大都与武器相关,如“戎”“武”“戊”“戟”“裁”“戮”“戳”“戒”等。“弋”字与“戈”字形相近,但其实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字,不光读音不同,字义也不同。“弋”是用绳子系着的可以打出去也可以收回来的一种武器。
古时,还把“戈”称为“鸡鸣”,因为 “戈”的形状像公鸡打鸣时昂着头的样子。
从“单”和“戈”的字形字义就可以看到,“战”就是徒手搏斗与使用工具的结合升级。
克劳塞维茨说战争“无非是扩大了的搏斗”,这一说法从战争字的发展中也可以看出来。在战斗升级后,人类的智慧与发明创造得到体现。冶金技术出现,金属制作的武器出现,战斗力升级。
刚才说的戈,以及与戈同类型的武器,戟、矛、戚、钺等陆续出现在战斗中。由于这些兵器的造型在各种资料中都可以见到,所以对它们的复原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在一些影视作品中,都可以看到士兵持戈戟等兵器的场景,旗阵猎猎,戈戟成阵,十分威武。
戈类金属武器的出现,使得战争激烈程度升级,战争的伤害程度也在加大。随着社会进程发展,战争越来越专业化,体现在汉字层面,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针对战争场景的专业词汇。戈类武器与士兵阵容常常联系在一起,“兵戈”已经用来代指“兵器”和“战争”。
“战”是战争的形态和手段,而“争”是战争的目的和结果。
“争”的甲骨文字形为两手夺一物,这一字意在小规模个人争斗中容易解释,tp钱包下载在部落与部落、国与国之间的行为上也容易理解。两人相争,是由利益或其它因素驱动的抢夺行为,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不欲与廉颇争列。”,这种争夺场景,也发生在动植物自然界,白居易的名句“几只早莺争暖树”,指鸟儿的欢跃行为。
在两个群体之间,争夺资源、地位,动兵戈,发生武力战事,则是一件影响全社会的大事件。它导致的结果是战事连连、尸横遍野、饿殍满地。这样的场景,深深的植入到先人们的脑海里、刻在了基因当中。所以造字者对争夺、战事等都有一个良好的愿望,希望罢兵戈,休战事,共建一个安静融洽的社会环境。《史记•秦皇本纪》中说,“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如果争夺的双方能谈妥条件,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那仗就不用打了。争是一种激烈的动态状态,而人们却赋予它另一个满怀期望的静态状态。与“争”相关的若干字,如“静”“筝”等,都含有安静、和谐和稳定的意思。这是对“争”的动态的平衡。
两股力量争夺,其结果基本都是各有伤亡,“争”的最理想结果是达到一种平衡状态。从人性的角度来看,多数争夺能够形成这种局面,争夺双方谈妥条件,共处相安,而没有谈妥的,则兵戈相见,你死我活。这是力量的角量,也是智慧的较量。
“战” “争”两个字,放在一起使用,成为人类社会的利用杀伐来争夺,从而获取利益满足欲望,又展示人性与道德的群体性行为的专指。“战”与“争”是方法与结果的关系,也是破坏与平衡的关系,它是人类最复杂的行为,是人类丑恶与美好极致表达的场景。